父母想离婚,母亲多次转移家庭财产给兄弟和侄儿,父亲应如何保全家庭财产?
作为婚姻律师,我想说的是:
对于你家此时的情况,时间就是金钱。
建议你或者你父亲咨询专业的婚姻家事律师,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。
不过,对方有隐匿转移财产的行为,也不用怕。
民法规定:
夫妻一方隐藏、转移、变卖、毁损、挥霍夫妻共同财产,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,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,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。
之前我办理过一个案子,两口子闹离婚,老公恶意负债转移财产,女方就找到了我帮她收集证据,我方开启一系列调查取证,最终女方拿到了大部分财产。
如果您在处理离婚官司中仅凭一己之力,将会很难到达利益最大化及预期效果,同时很有可能错失自己在婚姻的应得的利益,所以建议找个专业的律师,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。
律师在诉讼前期明确指导、筛选出有用的财产信息,如果能充分利用好律师的调查说不定还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最后我想说的是:
在婚姻中一定记得掌握主动权,生活在一个屋檐下,很难说一点财产线索都没有,或者对财产状况完全不知情。
婚姻中的财产调查是当事人的合法权利,是知情权的行使。
(1)如果只是特殊节日的问候,或是每月转过去的生活费,金额较小,并且符合日常生活花销的特征,就不属于转移财产。
(2)如果转账金额较大,超出正常的生活开支,并且又是在夫妻感情恶化时期,比如离婚期间转账的,则属于转移财产,可以要回来。
对方通过取现的方式转移财产。如果是小额取现,那就要将所有的支出做统计,小额取现看起来每次取现金额不大,但是一个月下来频繁操作,必然是超出正常的生活所需,再结合之前的消费水平,就可以找出端倪;如果是大额取现,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,司法实践中,往往单笔超过1万以上的开支,都需要提供证据解释去向,如果解释不了,法院就可以直接认定为转移财产。
通过虚拟消费的方式转移财产,简单来说,就是ta频繁刷卡消费,通过套现的方式转移财产。这种的应对措施和取现差不多,先统计每月的消费金额,再结合之前的消费习惯,找出端倪。另外,也可以去调取POS机的开户信息,如果发现对方是利用亲属或自己的名义注册的,同样可以坐实对方转移财产。